【www.xlyty.com--星座日期】

      另一种计量日、月、五星位置的体系称十二次。“次”的含义是外出远行时暂停的处所。所谓“十二次”就是日、月、五星运行所经历的十二个处所。太阳是在黄道上运行的,月亮和五星在黄道附近运行。十二次是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十二个部分,它们的名称是:“星纪、玄楞、她 I%、降娄、大梁、实沈、鹑首、鹑尾、寿星、大火、析木。”
      十二次的建立,从开始到完成,也经历了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  十二次在星占和历法中都应用它。在历法中的应用主要是“岁星纪年”法。此法的起源年代,目前尚不清楚,但在春秋战国时很盛行。这是因为春秋、战国时,诸侯割据,各国都用本
国年号纪年,很不统一。为了避免混乱,便于交往,就采用了“岁星纪年’祛。在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中经常出现‘岁在星纪”岁在鹑火”岁在析木”等,就是这种纪年法。它是依据木星在星空中的位置制定的。木星大约12年运行一周天,把一周天分成12等分,就是上而提到的十二次。如果木星运行到降娄时,就称“岁在降娄”,若运行到大梁的位置,就称“岁在大梁”。我们称木星为岁星就是来自这种纪年法。但是,这种纪年法是有缺欠的。因为木星运行一周天并不是12年,而是11.86年。每运行80年,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位置一次。如长久应用,就要不断进行调整,很不方便。后来又用“太岁纪年”法,就是假想有一个天体,称“太岁”,它的运行方向和岁星相反,而运行速度规定恰好是十二年。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规定后,可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算出太岁的位置。但时间一长,就要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,一样不方便。这种纪年法,只在春秋、战国时应用,到了汉初,在历法中已弃而不用了。而十二次在星占上还是照常应用的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xlyty.com/shierxingzuo/41357/